辑刊介绍

一、《学衡》辑刊简介

《学衡》辑刊绍继民国《学衡》杂志“论究学术,阐求真理,昌明国粹,融化新知”之精神主张,传承并致力于“以切实之工夫,为精确之研究”,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、学生为主要对象,构建探求学术、探究真理为目标的学术共同体,编印国内外有关文、史、哲、艺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术文章,常规栏目为学者演讲、学衡讲座、学术前沿、专题研究、研究文章、研究札记、学人述忆、著作介述等等。


《学衡》辑刊,现由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担任主编,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士颍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潘静如担任分册主编。2020年出版第一期,在当当售书榜文化类排名第十五位。


二、编辑委员会

1.主编:乐黛云

乐黛云,1931年生于贵州贵阳,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,英语四会,俄语可阅读。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、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、东北师范大学、天津师范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语言大学兼任教授。1990 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,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、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。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(1984-1998)、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(1984-1989) 。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(1990-1997)。


2.分册主编:胡士颍、潘静如

胡士颍,哲学博士,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馆员、中国社科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中盐金坛博士后。曾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和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、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大《儒藏》编纂与研究中心。担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副秘书长、《学衡》分册主编;著有《易学简史》,在《哲学研究》《哲学动态》《周易研究》《中国哲学史》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;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思想(易学、俱舍学、早期全真教)、数字人文学研究与平台建设。


潘静如,1986年生于江苏连云港。文学博士,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。著有《民国诗学》,在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《清华学报》等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。


3.编委(排名不分先后)

沙志利(北京大学)


杨 浩(北京大学)


高海波(清华大学)


谷继明(同济大学)


王 勇(安徽大学)


胡永辉(南京大学)


李 巍(武汉大学)


谢能宗(人民大学)


邓联合(中山大学)


张克宾(山东大学)


崔晓矫(北京师范大学)


刘增光(中国人民大学)


吕明烜(中国政法大学)


陈丹丹(纽约州立大学)


张永奇(北京联合出版社)


赵 猛(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)


王 正(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)


三、学衡微信公众号、学衡数据

近年来,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加深,信息传播方式将对知识、文化、思想产生全方位的。学衡同仁开始进行两方面的尝试,一是围绕“学衡微信公众号”,建立新媒体传播的新途径。


“学衡微信公众号”自2014年开始推送,日益在学界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,在高校硕博士生中有较好的口碑,目前关注人数为五万人。


img


“学衡数据”,创建知识汇聚性、生产型平台。目前已上线数据库二十多个,开发、开放多个学术工具,学衡数字人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。


img


目前,《学衡》辑刊、学衡书系、学衡微信公众号、学衡数据、学衡讲座等实现相互协同发展,并逐渐凝聚成为文化学术的著名品牌。


 


四、民国《学衡》杂志

1922年1月在南京创刊。主办人为东南大学教师吴宓、柳诒徵、刘伯明、胡先骕﹑梅光迪、汤用彤等﹐由上海中华书局发行。初为月刊﹐第61期起改为双月刊。1925年初吴宓赴清华学校任国学研究院主任,王国维、陈寅恪、梁启超、张荫麟等清华师生,也因吴宓而成为了杂志的主要撰稿人。1933年出至第79期停刊。


img


(一)学衡宗旨

1.宗旨:论究学术,阐求真理,昌明国粹,融化新知。以中正之眼观,行批评之职事。无偏无党,不激不随。


2.题材及办法:(甲)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工夫,为精确之研究,然后整理而条析之,明其源流,著其旨要,以见吾国文化,又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。而后来者,得有研究之津梁,探索之正轨,不至望洋兴叹,老而无功,或盲肆攻击,专图毁弃,而自以为得也。(乙)本杂志于西学则主博极群书,深窥底奥,然后明白辨析,审慎取择,庶使吾国学子,潜心研究,兼收并览,不至道听途说,呼号标榜,陷于一偏而昧于大体也。(丙)本杂志行文则力求明畅雅洁,既不敢堆积饾饤,古字连篇,甘为学究,尤不敢故尚奇诡,妄自创造,总期以吾国文字,表西来之思想,既达且雅,以见文字之效用,实系于作者之才力。苟能运用得宜,则吾国文字,自可适时达意,故无须更张其一定之文法,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。


(二)学衡评价

1.综合学术刊物

《学衡》杂志虽因文学评论而起,却非纯粹文学方面的刊物,虽和陈独秀、胡适、鲁迅等进行所谓新文化运动的《新青年》常持不同主张,却并非论战刊物,而是综合的学术刊物,内容包括研究论文、翻译、演讲、诗文等多种类型。


2.文化理性主义

南京大学朱庆葆教授指出,学衡派曾在思想文化界掀起一个与新文化运动、《新青年》相对应的文化思潮,以往学界往往称这股思潮为“文化复古主义”,但这实际上是对学衡派的误解,它应当被视为“文化理性主义”。学衡派倡导的是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而熔铸贯通之思想,而非一味偏颇于哪一方面。


3. 推动历史前进的契机

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指出:激进主义、保守主义、自由主义,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救国进行的尝试,都有助于中国的发展。


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指出:《学衡》也是五四的产物,没有五四,就不会有《学衡》,而且它总算以自己的声音参加了世界文化运动的合奏。其实,保守主义、自由主义、激进主义往往存在于同一框架,它们之间的张力和搏击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契机。五四时期,以李大钊、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,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自由派,先以严复、林纾,后以“学衡”派为代表的保守派无非都是针对面临的问题,显示出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思考层面。这些问题又不外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,如何接受西方文化,如何建构自己的新文化。